万维读者网 > 城市频道 > 正文  

温哥华也是“海漂老人”的天堂吗?

www.creaders.net | 2018-07-20 00:50:21  万维读者网 | 0条评论 | 查看/发表评论

  温哥华港湾(BCbay.com)专栏作者庄沈文:那年岳母去世后,岳父只得放弃了留守国内的生活,随女儿来到了温哥华。之前,女儿已为老两口办理了团聚移民的手续,但岳父、岳母主要留守国内时间多,“海漂”时间有限。陪伴自己的老伴突然走了,自己三个女儿都出国定居了,一个也不在身边,岳父别无选择,只能彻底跟随女儿“海漂”了。

  妻子在家排行老小。岳父刚开始移居温哥华是与我们居住在一起。我和妻子当时住在素里老大统华附近的一处公寓。素里有两个大统华,人们俗称位于Guildford Town Centre附近的那个为老大统华。

  在国内生活了大半辈子,一下子离别故土,远离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,岳父很是惆怅。在国内,老年人不是跳跳广场舞、下下象棋,就是跟老邻居、老朋友们聊聊天,到哪去也不用子女陪同,想上哪就去哪。可是出国之后,语言不通,文化不同,环境不熟,除了有人在家,几乎整天找不到人聊天,打开电视只有几个有限的中文台能看懂,走在大街上犹如聋子和哑巴,根本听不懂别人说什么,更别说到哪去。再加上岳母刚走,岳父还没有完全从悲痛中走出,内心深感孤独和苦闷,有时竟暗自流泪。

  看到岳父这种状况,妻子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,除了时时劝导、尽可能想办法安慰老爸,就是跟她二姐商量如何解决之策。二姐一时也拿不出好的办法,毕竟谁也不能整天陪着老人聊天不出去打工赚钱吧?但还是女儿心细。二姐也住在素里,她去老大统华购物时,发现常有三三五五的老人聚在Food Court 内聊天。于是,二姐向妻子建议,不妨让老爸也去那里凑凑热闹,总比一个人闷在家里强。

  岳父起初对女儿的这一提议并未理睬。他说,我一个刚来的,又不认识人家,我找他们聊什么天呢?后来有一天上午,他一个人在家感到实在孤单、寂寞,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独自去了老大统华。

  我们家离老大统华相距很近,不费车马,步行几分钟就可到达。岳父到那里一看,在Food Court靠近商场收银台附近,的确坐着几个老头、老太太。刚开始,岳父觉得很尴尬,因为这种唐突的见面方式以前没经历过。但相互打过招呼,彼此自我介绍之后,岳父立刻有了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。

  坐在这里的老人均是华人,每天多则十几个,少则六七个。他们大多居住在这个商场附近,步行便可来到这里。他们年龄参差不齐,有的六七十岁,有的80多岁;有的老两口健在,有的晚年丧偶,或者没了老头,或者没了老太太;地域也不同,有北方的,也有南方的;有说国语的,也有个别说粤语的。他们来到异国他乡,除极个别自立门户,独立居住,大多数是与子女一起居住,同在一个屋檐下。他们每个人境况不同,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——“海漂老人”。

  自从结识了这些“海漂老人”,岳父便一发而不可收,天天张罗去老大统华,几乎风雨无阻。每天等商场一开门,他就进去找个位置坐下,一边翻阅着各种免费的中文报纸、杂志,一边静候着他们的到来。等到这些老伙伴们陆续报到,原本空空荡荡的Food Court 因为这群老人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。

  在这里,因为年纪大体相仿,老人们可算找到了倾诉对象,找到了共同感兴趣的话题,找到了畅所欲言的场所。他们或者就报纸刊登的 有关内容津津乐道,或者就近期国内、国际发生的大事侃侃而谈,或者就老年人的政府福利议论纷纭,或者就自己人生经历的一些趣事、囧事娓娓道来。没有了独自在家的孤独和寂寞,老伙伴们一见面就沉浸在这些话题之中,似乎有说不完的话。

温哥华也是“海漂老人”的天堂吗?

  而有的老人,特别是有的老太太则热衷于家长里短,借机倾诉自己对子女的怨言和不满。两代人住在一个屋檐下,他们跟子女的生活习惯、思想理念有些不和,甚至有较深的代沟,造成了他们觉得跟子女很近,但幸福很远。有个老王太太向来性格强势,对女儿家的大事小情都要操心,看不惯就唠唠叨叨。而其女儿也遗传了她强势的性格,两个强势的母女碰到一起,矛盾自然不可避免。老王太太因此早就萌生了想自己搬出去独立门户的念头,只是苦于没有经济条件和独居资本。当然,他们也深知,这些苦恼和怨言只能在这里发泄发泄,不可能对儿女们说。

  这些老人坐在Food Court一隅,很少有人在这里买东西吃,他们只是相约在这一角落相聚。但他们很守规矩,每天上午11点半左右,当用餐的顾客大批陆续光临,这些老人便迅速作鸟散状,各自打道回府,从而结束了一天的老年团聚。

  在这里,老人们除了谈天说地,有时还一起扫便宜货。有的老人平时要帮助子女做饭,赶上商场周末有特价商品,他们会彼此推介哪些东西更物美价廉、美味可口。有时他们还货比三家,比如,他们听说那个韩国店小葱廉价,那个印度店辣椒便宜,那个香蕉店牛奶划算。他们不懂英语,叫不出店名,只好以店主的出身命名,若实在弄不清楚店主为何方人士,就以店家的图标来称呼,比如 No Frills店标含有香蕉,他们就称之为香蕉店。如果这些商店离的近,他们就一起步行去买,如果离的较远,大家只能求助于老张头。老张头来温哥华的时间相对较早,不到70岁,是这群老人中最年轻的,也是唯一会开车的。有时为了这些老人,他只好义务承担起司机兼领队的任务。

  这些老人经常团聚,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交圈。他们有的相约一起参加老年活动,有的回国后轮流带来老家的土特产供大家品尝,有的互赠礼品,有的相互邀请到家中做客、聚餐。那年岳父有病住院期间,有的拎着水果、营养品等让子女开车前去探望。看到有的丧偶老头和老太太谈得来,他们有的甚至乱点鸳鸯谱,要么撮合张三和李四,要么捏合王五和赵六,结果自然是竹篮打水。由于个性等方面原因,他们有的之间也有矛盾、摩擦,甚至隔阂。

  大约一年之后,岳父去了二女家居住,我们随后也搬离了那座公寓。距离老大统华远了,岳父无法每天自己去那里,但每周五都会让女儿专门送过去,除了取些免费的中文报纸,更主要是与那里的老人相聚。那里似乎成了他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
  叶落归根是中国人的传统理念。那些年轻时就远离家乡的游子,总想在有生之年能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,甚至逝去之时也能长眠于故乡的山水之中。但近年来伴随着子女的移民,许多国内老人不得不在晚年离开自己的家乡和熟悉的生活环境,而来到陌生的异国他乡居住。都说温哥华是老年人的天堂,也是“海漂老人”的天堂吗?个中滋味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能说得清楚。

庄沈文:中文系本科毕业,曾在国内从事杂志编辑工作十多年,编审职称。移居温哥华后,虽远离为他人做嫁的本行,仍时而喜欢在键盘上敲点文字,作品散见于北美媒体。

   0


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>>
1 请愿在天安门挂习像 两国贼亮相了
2 习近平真的是命不久矣
3 前第一夫人宣布角逐总统大选
4 揪出来了!燕郊大爆炸元凶现身
5 与恒大碧桂园不同 它爆雷能炸断中国的脊

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>>
1 金融危机开始了
2 全球手机排行变天 新黑马杀出
3 冲向中共人大记者会主席台的女人 身份曝光
4 请愿在天安门挂习像 两国贼亮相了
5 丁薛祥一声令下!专家:能走就走
6 习近平真的是命不久矣
7 罕见画面!习近平总书记竟这么痛苦?
8 事情闹大了!两上将供出江绵恒
9 国务院沦为政务院?女子突然起身冲主席台
10 《热辣滚烫》北美首日票房惨 外媒差评一针
热门专题
1
中共两会
6
台湾大选
11
火箭军悬案
2
中美冷战
7
李克强猝逝
12
台海风云
3
以哈战争
8
中国爆雷
13
战狼外交
4
乌克兰战争
9
李尚福出事
14
普里戈津
5
万维专栏
10
秦刚失踪
15
涿州水灾
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>>
1 中国梦未来五年,十年和三十年 文庙
2 中文的突围,从打字机到人工智 思芦
3 所谓照片的“历史在场”与“有 湮灭之城
4 莫言现象: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 万维网友来
5 辛峰:保守党大幅领先 搭顺风 万维网友来
6 杀一个无辜的人而救更多的人, 平等性
7 中国的正驾驶打瞌睡了! 雨村
8 胡锦涛之恶汇总 恨中
9 秦刚案“内情”传达到副军级 雷歌747
10 欧盟辱华 普京辱华 梅西辱华 雷歌747
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>>
1 杀一个无辜的人而救更多的人, 平等性
2 中国不适合多党轮流执政 鲁迅九
3 俄乌战争:第四辆美式M1坦克被 随意生活
4 莫言现象: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 万维网友来
5 中国梦未来五年,十年和三十年 文庙
6 用莫言的矛击莫言的盾 花蜜蜂
7 为什么不可能有第二次改革开放 三都瓠瓜
8 回复博主must:见海阔_天空的 高鹏
9 俄乌战争:俄罗斯打持久战的四 随意生活
10 好文分享:美国真的没有改变中 艺萌
关于本站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导航 | 隐私保护
Copyright (C) 1998-2024. CyberMedia Network/Creaders.NET. All Rights Reserved.